欢迎您访问湖北文理学院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网站!
发布时间:2025-05-11
政法学院2025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一)
答辩人
学位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邓曦悦
社会控制视角下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的个案研究
李华义
邱琪
小组工作促进儿童社区参与的实践研究 ——以“童声议事,童享友好”儿童议事会项目为例
王丽
贾娟娟
基于任务中心模式的涉罪未成年人自我效能感提升个案研究
何晓红
李盈盈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案研究
张樊
刘千千
抗逆力理论视角下涉罪未成年人暴力倾向纾缓的个案研究
刘煜
增能理论视角下涉罪未成年人社会适应力提升个案研究
王倩茹
社会联结视角下涉罪未成年人抗逆力提升的个案研究
刘英为
王清
认知行为视角下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的个案研究
翟艳
周明泰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融入个案研究
袁岳霞
张静丽
叙事治疗视角下涉案未成年人自我效能感提升研究
张艺凡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社会组织再培育研究
王翔
谢启航
叙事绘画治疗模式介入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研究
徐光有
宋云燕
任务中心模式介入涉罪未成年人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个案研究
张雪灵
优势视角下涉罪未成年人自我效能感提升个案研究
肖雨欣
五社联动模式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困境老人关怀服务研究——以近邻敬老项目为例
董庚
答辩委员会
主 席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秦琴
成 员
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正宇
罗学莉
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詹进伟
李 伟
秘 书
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王娟娟
答辩时间:2025年5月17日 8:30 -18:30
答辩地点:S11-101
政法学院2025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二)
高静静
增能理论视角下涉罪未成年人再社会化的个案研究
顾天昊
社区营造中时间银行运作的困境与对策 ——以X市N县J社区为例
李赢娇
小型社工机构发展困境研究——以A市为例
马国瑾
刘浩男
项目制下社会工作参与乡村社区治理的实践研究 ——以湖北省B县H社区为例
常晓辉
社会工作参与党建引领乡村协同治理的实践研究 ——以N县社工机构参与构建“红色屋场会”实践为例
程贝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自组织骨干能力提升研究 ——以晋江市L社区为例
王礼刚
方子幸
社工站资源整合促进社区治理实践机制研究
夏国锋
付雅婷
小组工作介入老人入住福利院初期适应问题研究——以Z福利院为例
黄金燕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社区慈善的运作模式研究——基于广州市Y街的社工站实践考察
沈宽远
社会策划模式下完整社区建设的实践研究 ——以L社区为例
汪怡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慢病老人健康管理的研究——以“社区长者健康促进计划”项目为例
闫世龙
社会工作介入未保中心孤儿救助的实践研究 ——以湖北省Z区未保中心孤儿为例
董腊
小组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家庭照顾者能力提升的实务探究
李凤娇
“五社联动”下社会工作介入困难单亲妈妈帮扶实践研究 —以“与爱同行-牵手单亲妈妈项目”为例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生勇
聂 军
朱丽君
答辩地点:S11-105
政法学院2025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三)
刘婷
问题解决模式介入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研究--以Q市救助站A某为例
刘鑫昀
小组工作提升小学生心理弹性的研究 —以S小学心理弹性小组为例
孟晨颖
小组工作介入现役军人未成年子女自信心提升研究
江一凡
基于自然教育理念下小组工作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融入研究——以“自然成长小组”为例
高晚霞
小组工作提升儿童福利院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心理弹性研究
潘子涵
社会工作参与农村困境儿童精准救助研究 ——以H镇试点项目为例
王诚
宋盼
个案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依赖问题研究
孙亚杰
增能视角下类家庭养育孤残儿童成长问题的个案介入研究
万金牛
小组工作介入城市社区亲子关系问题研究 ——以X市B社区为例
刘颖君
小组工作提升高职生抗逆力研究 ——以Z职业学校学生为例
徐佳薇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提升农村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自我效能感研究
臧敏江
问题视角抑或优势视角—基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比较研究
聂军
张先极
小组工作提升流动儿童学习适应力研究--以A市H小学为例
张悦
个案工作提升支教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
武汉科技大学法学与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莉
答辩地点:S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