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湖北文理学院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网站!
发布时间:2024-05-18
(政法学院 通讯员 陈伟健)2024年5月18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生勇应邀为政法学院MSW研究生作“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路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政法学院硕士生导师夏国锋教授主持,2023级全体社会工作研究生参与聆听。
讲座伊始,杨教授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论述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杨教授指出,当下国家出台多项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目的是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这就意味着,基层社会治理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必须实现社区与社会组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推进“三社联动”向“五社联动”的转型,是新时代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
随后,杨教授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作为社会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两个维度详细阐述了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职业的内涵。杨教授谈到,加强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转化为老百姓的福祉,而社会政策是推动社会建设的主要行动体系。为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的社会工作专业助人服务活动发展成一种专门化的工作,有助于全面落实各项社会政策,对社会治理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接下来,杨教授着重阐述“治理承认”与“社会工作职业化”两大概念。首先运用承认理论,形象地描绘了中国社会工作的承认结构,并从“结构-行动”双重维度阐释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中的治理承认;其次,从私人领域、社会领域、价值领域解释了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涵义;最后,指出治理承认是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路径的核心路径,治理承认视角下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推进策略在于:一是坚持以社会治理需求为导向,形成治理身份承认;二是形成符合各地特点的专业服务特色,提升治理能力承认。
最后,杨教授以L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例,论述了“五社联动”中社工与社区合作牵引的动态轨迹与联动效应。杨教授分析,面对当前社区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偏弱、社区志愿者动员不足的治理困境,需要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关系的“五社联动”机制。其中社工与社区基于专业驱动与服务协调角色建立分工合作关系,分类牵引其他主体形成治理合力,发挥联动效应,提升治理效能。交流环节,杨教授与在场的研究生进行了充分互动,回答了学生们关于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路径的相关问题。
讲座结束,夏国峰教授针对本次学术讲座进行总结,认为此次讲座内容丰富、观点新颖,不仅为政法学院MSW研究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路径的平台,也为推动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学生们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学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