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湖北文理学院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网站!
发布时间:2021-10-29
(政法学院通讯员 王婷婷)2021年10月29日上午9点在湖北文理学院S11-107如期开启第二场社会工作研究生学生论坛。本次研究生论坛由政法学院学科带头人何晓红教授主持。研究生彭韵允、王锦锦、高震乾、胡靖筠和曹金鹏五位同学依次进行主题发言,并由何晓红、徐光有和刘英为老师进行点评,全体社会工作研究生参与此次论坛。
(何晓红教授)
首位主题发言的是彭韵允,以《党员下沉社区:社区党员双报到政策执行实践与反思》为题,通过社区调研工作过程、“挑战杯”参赛者过程、接续工作和收获与心得四个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运用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是访谈的方法进行社区“双报道”的调研,从“非常期”的规模组织道“常态化”的离散变化,提出对于“双报到”的建议与政策,同时提出自己调研的反思和接续工作的调研方向,最后落到自己调研的收获上,提升自己能力和团体协作不论对于调研和比赛而言都是重要的。
(2020级研究生彭韵允)
(2020级研究生王锦锦)
第二位发言的是王锦锦汇报其文献综述:《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吸毒问题研究述评》,从禁毒背景、青少年吸毒成因分析、戒毒现实路径分析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述评,表示在禁毒工作中,最困难的点在于:复吸率居高不下。因此社会工作者介入过程中,针对面对的困境,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在其中发挥专业优势,建立帮教体系,助吸毒青少年再社会化。王锦锦通过文献综述的研究分析剖析了青少年吸毒问题,为同学分享了专业的学术研究方法。
第三位发言的是高震乾,从自己的实习经历出发,进行主题为:《机构实习的适应过程与专业反思》的报告。他将重点放在问题上从进入机构做了什么、反思和挖掘有价值的问题三个部分进行分享;对实习中的问题的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反思,挖掘适应问题、动力问题和专业性问题,大命题在于:对于人个体本身的态度,最后借用王阳明的“莫向外求”,表示要以积极的方向看待问题,总结自己的暑期实践收获。
第四位发言的是胡靖筠分享自身实践中的感受,主题为《满足延宕视角下城际乡村留守儿童自我提升困境与介入策略探讨》,从研究背景、研究梳理反思、问题分析、实践与反思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实践发现留守儿童的发展在于自我和抗逆力的提升,针对问题进行机制设计与实践,提出自身的研究反思,表示自己需要对理论机制设计的适用性、可行性深入探寻。胡靖筠的报告分享了丰富的学术研究方法和令人深思的学术探讨点,让在场同学感受颇深。
(2020级研究生胡婧筠)
(2020级研究生高震乾)
最后一位分享者是2020级非全研究生曹金鹏,他汇报主题为:《让学习成为前进的力量》,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考公经历和学习效率这三个方面。用风趣的表达方式,结合自己的亲身考试经历,对自己的学习生涯,方法进行了总结,表示学习对于普通人而言,仍是性价比最高,最苦的提升自己的方式,日常生活要做有心人,用科学的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曹金鹏为同学们讲述公考如今的现状,严峻形势,但鼓励同学们依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把握时间,明晰含金量与难度之间的关系,保持好的学习理念。
(2020级研究生曹金鹏)
学术汇报结束后老师对汇报者进行点评:徐光有老师对同学们的报告进行了肯定,表示对于社会现象的表述要干练化,在讲述一个概念时,要针对其外延的维度,强化问题与概念的关联性,社会工作作为新兴专业,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这更需要我们去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刘英为老师表示同学们善于思考、勤奋学习、批判性思维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对同学们有了新的认识并对同学们的论文输出和体系化提出自己的建议,面对问题,有勇气探索,批判层面重要,同时有积极的心理暗示也是必要的。
(徐光有老师点评)
(刘英为老师点评)
最后,何晓红老师进行总结说,2020级同学变化很大,从实践思考、论文反思、文献综述、实习反思和学习反思等几个方面的分享,逻辑清晰,对于论文写作,调研和选题都是关键节点,新颖的选题能很好吸引读者兴趣,本次学术交流同学们收获颇多,并对此提出希冀,希望2021级同学自律学习,勤于学术,有自己的收获与反思。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研究生学术论坛受益匪浅,对未来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均有很大指导作用。
(审稿人:何世华)